本帖最后由 爱吃火锅的熊猫 于 2025-7-23 12:50 编辑
. 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和环保要求的提高,煤层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其高效开发与集输技术备受关注。某气田M区块煤层气资源丰富,但开发过程中面临低压、高含CO₂、产量递减快等技术难题。本研究基于第十届全国油气储运工程设计大赛任务书,结合国家及行业标准,提出了一套技术经济合理的地面集输工程设计方案,旨在为类似气田的开发提供参考。 2. 设计内容与创新点2.1 集输工艺设计与优化管材选择:采气管道采用耐腐蚀的PE100 SDR11聚乙烯管,集气管道选用L245钢无缝钢管,兼顾耐压与耐温性能。 管网布局:基于K-means算法、最小生成树算法和遗传算法,优化集输管网布局,最终采用“串联+放射状”组合工艺,显著降低管网投资成本。 增压方案:设计“两次两地”增压工艺,确保稳产期和递减期的输送需求,提升系统适应性。
2.2 流动安全保障腐蚀防护:针对CO₂腐蚀问题,采用3PE防腐层和牺牲阳极保护技术,预测腐蚀速率并优化防护措施。 水合物防治:通过PVTSIM模拟水合物生成条件,结合保温层设计(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厚度30mm),有效防止管道堵塞。 泄漏管理:建立管道泄漏模型,设计清管工艺,配备智能监测系统,提升应急响应能力。
2.3 智能气田建设 3. 技术路线与方法 4. 设计亮点节能环保:采用密闭工艺流程和污水处理回注技术,减少环境污染。 模块化与撬装化:井场和集气站设计标准化,降低施工和维护成本。 抗震设计:针对6度抗震设防烈度,优化管道和站场结构,确保安全性。
5. 结论与展望本设计方案通过多算法优化、流动安全保障和智能化技术应用,实现了M区块煤层气的高效集输,具有显著的技术经济优势。未来可进一步探索低碳减排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在气田中的应用,推动绿色气田建设。 关键词:煤层气;地面集输;管网优化;流动保障;智能气田 参考文献:
[1] GB 50349-2015, 气田集输设计规范[S].
[2] 张XX, 李XX. 煤层气集输技术研究进展[J]. 油气储运, 2024, 43(2): 1-10.
[3] PIPESIM用户手册, Schlumberger, 2023. 本作品已申请版权,转用或修改用于其它用途请联系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