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储运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QQ快速登录

一步迅速开始

pdms培训&项目数字化360网
查看: 5413|回复: 5

[专业知识] 《乳状液科学与技术基础》 梁文平 编著 [推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29 21: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乳状液科学与技术基础》 梁文平 编著

 《乳状液科学与技术基础》 梁文平 编著

介绍

本书从乳状液科学及其相关的技术基础理论和实用工艺的角度,对乳状液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和讨论。试图运用当代胶体与界面科学的理论来阐明乳状液的形成、稳定、破坏的基本原理,揭示和总结乳状液体系的特征和规律,为乳状液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全书共十二章  ,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乳状液的形成和乳状液的物理化学,深入分析了乳状液的各种破坏过程,包括沉降与分层、聚结、絮凝、奥氏熟化、变型的机理和影响因素,提出了防止乳状液破坏的可行方法,讨论了评估乳状液体系物理稳定性的标准和实验方法。本书适合于从事石油、化工、食品、日用品、化妆品、医药、农药、化学等领域的研究人员以及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师生参考。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乳状液简介
      第一节    乳状液的定义和分类
      第二节    乳状液破坏的基本过程简介
      一、乳状液的分层和沉降
      二、乳状液的絮凝
      三、乳状液的奥氏熟化
      四、乳状液的相变
      第三节    乳状液发展和应用现状
第二章  现状液体系的物理化学
      第一节    液/液界面
      第二节    表面活性剂和高分子在液/液界面上的吸附
      一、表面活性剂的吸附
      二、高分子的吸附
      第三节    乳状液形成和破坏的热力学
      第四节    乳状液液滴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组合
      一、范德华相互作用
      二、带电双电层静电相互作用
      三、空间相互作用
      四、各种相互作用的组合
第三章  乳状液的形成
      第一节    乳化剂的分类
      第二节    液-液界面的宏观性质
      第三节    液滴形成
      一、膜的形成
      二、平坦界面的扰动和破裂
      三、旋转液珠的破坏
      四、乳比剂在液滴形成过程中的基本作用
      第四节    乳化剂的选择
      一、亲水-亲油平衡值概念(HLB)
      二、相转变温度概念(PIT)
      三、黏附能比概念(CER)
      第五节    使用固体颗粒制备和稳定乳状液
      一、颗粒浓度的影响
      二、颗粒润湿性的影响
      三、颗粒大小的影响
      四、颗粒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
      五、颗粒混合物的影响
      六、pH和电解质的影响
第四章  现状液的分层和沉降
      第一节    乳状液分层/沉降速率
      第二节    乳状液浮层和沉降层的性质
      第三节    乳状液分目和沉降的防止
      一、油相和连续密度匹配
      二、使用增稠剂
      三、控制乳状液的絮凝
      四、耗散絮凝
第五章  乳状液的絮凝
      第一节    静电稳定乳状液的絮凝
      一、快速絮凝
      二、慢速絮凝
      第二节    空间稳定乳状液的絮凝
      第三节    消除或减少絮凝的一般方法
第六章  乳状液的奥氏熟化、聚结、破坏和变型
      第一节    奥氏熟化
      第二节    聚结
      一、液膜的受力情况
      二、液膜的排液和膜的破裂
      三、液膜排液和破裂的动态学
      四、液滴之间的聚结速率
      五、乳状液聚结的阻止方法
      第三节    破乳
      一、机械破乳法
      二、化学破乳法
      第四节    变型
第七章  现状液流变学
      第一节    引论
      第二节    界面流变学
      一、界面流变学的基本方程
      二、界面流变性能测量的基本原理
      三、界面流变学与乳状液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    乳状液体系体相流变学的研究
      一、W/O和O/W乳状液的黏度―体积分数关系
      二、浓O/W和W/O乳状液的黏弹性能
      三、弱絮凝乳状液的黏弹性能

第八章乳状液特性及其长期物理稳定性的评估      第―节    界面特性
      一、界面张力
      二、界面压(铺展单分子层)法
      三、界面弹性
      四、界面黏度
      第二节    体相特性
      一、絮凝速率
      二、聚结
      三、乳状液的流变学
第九章多现状液      第一节    多乳状液的定义和分类
      第二节    多乳状液的制备方法
      第三节    多乳状液物理化学特性
      一、多乳状液的稳定性和破坏的模式
      二、多乳状液稳定性的评估
      三、多乳状液液滴结构及其分布
      四、多乳状液的流变性能
      第四节    多乳状液的应用
第十章悬现状液      第一节    悬乳状液的定义与特征
      第二节    悬乳状液的破坏过程
      一、悬乳状液体系中的异相絮凝
      二、悬乳状液体系中的晶体增长
      三、乳状液的不稳定性
      四、悬乳状液的沉降和分层行为
      第三节    悬乳状液的流变特性
      第四节    悬乳状液的应用
第十一章微乳状液      第一节    微乳状液形成和稳定性理论
      一、混合漠理论
      二、加溶理论
      三、热力学理论
      第二节    决定形成W/O或者O/W微乳状液的因素
      第三节    微乳状液的表征
      一、散射法
      二、电导法
      三、黏度法
      四、核磁鼓共振方法
      第四节    微乳状液的制备技术
      一、亲水-亲油平衡(HIB)法
      二、相转变温度(PIT)体系
      三、教合能比率(CER)法
      第五节    微乳状液在制备纳米颗粒中的应用
      一、从W/O微乳状液合成纳米颗粒
      二、从O/w微乳状液合成有机纳米颗粒
      三、从微乳状液制备纳米颗粒的应用与展望
第十二章现状液检测和分析技术      第一节    乳状液类型的鉴定技术
      一、染科法
      二、稀释法
      三、电导法
      四、荧光法
      五、润湿滤纸法
      六、其他方法
      第二节    乳状液组分的分析技术
      ―、乳状液组分测定的破坏性分析技术
      二、乳状液组分测定的非破坏性分析技术
      主要参考书和综述文章   


下载

《乳状液科学与技术基础》.pdf (5.8 MB, 下载次数: 342, 售价: 5 金币)
 楼主| 发表于 2012-5-31 09: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书推荐 。
发表于 2012-6-27 11:0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来学习的
发表于 2012-7-14 14:3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分享
发表于 2012-10-5 18:32: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下来看看!
发表于 2020-7-13 11:56:4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扫码访问手机版

QQ|关于我们|网站地图|油气储运网 ( ICP11007657-3 )

GMT+8, 2024-5-2 11:56 , Processed in 0.038423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